最近,減碳措施層出不窮,如:實施國四標準,提出十四五規劃等。為了降低碳排放,以碳中和、碳達峰為主導的新能源革命,機械制造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目前,工程機械綠色發展成為全球共識,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,不斷探索新能源轉化應用,成為工程機械領域實現“碳中和”的有效途徑。
WRI數據顯示,中國的碳排放占41.6%,其中發電和供熱行業占23.2%,制造業和建筑業用能,7.5%來自交通運輸,以上3個領域中,以上3個領域的碳排放超過了全國總量的72%,是需要進行“碳中和”的節能大戶。
所以,要實現“碳中和”,一方面可以用低碳排放的綠色發電代替高排放的化石能源發電,另一方面可以用低碳能源代替汽油柴油的消耗量,此外,還可以通過優化原有的制造和建筑體系,盡可能地節省能源,提高生產和施工中的能源利用率。
例如,RKB開發了第一臺以氫為動力的塔式起重機并發布了氫起重機的視頻。據悉,改裝后的起重機搭載了單獨的氫燃料電池以提供動力,目前僅有起重機部分使用了氫燃料電池提供的動力,其余部分尚未使用氫能,但同樣是電驅動的。
三一重工官方宣布全球第一輛氫燃料電池攪拌車正式下線。據介紹,這款燃料電池攪拌車搭載 PRISMA鏡星110 kW燃料電池系統,其能量轉換效率高達50%以上;同時匹配1680 L大容量氫氣瓶組,可實現5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。
伴隨著低碳、可再生等理念的普及,二手回收行業的環保價值也被廣泛認可。據悉,制作一臺挖機需要消耗大量鋼鐵、鑄鐵、橡膠等資源,平均壽命也在8-12年左右。但是,若將這些閑置車輛或使用頻率不高的車輛,通過二手平臺流通,將大大降低車輛對環境資源的消耗。節約、環保一舉兩得。
此外,對于工程機械制造商來說,無論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,還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,都要步調一致,主動“迎藍天保衛戰”。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企業消化舊設備的損失,更有利于建立健康、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秩序。